一、车辆工程专业
1)专业定位
依托机械工程省一流学科,定位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特色发展,培养汽车领域产品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生产管理,形成德、智、体、美、劳融合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符合“智能、安全、环保、新能源”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办学方向。
2)历史沿革
1996年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开设汽车方向,合作完成的大吨位自卸汽车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设车辆工程本科专业,2006年获山东省特色专业,2011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入选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2018年列入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项目专业,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特色优势
专业优势显著,依托车辆工程二级博士点,拥有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22人中包含中科院百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硕博比为95.5%,形成车辆振动与噪声、新能源与能量回收利用科教优势。专业坚持开放办学,与青岛地铁、春田房车、茂源停车开展合作办学,成立“青岛理工大学地铁班”、资助设立“春田车队”。与知名企业中车四方、一汽、青特等著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创了产学研引导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4)专业现状
(1)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
车辆工程 |
专业代码 |
080207 |
修业年限 |
4年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专业设立时间 |
1996年 |
所在院系名称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
刘碧龙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年2月 |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行政职务 |
无 |
学位/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和近三年主讲的本科课程 |
研究方向:噪声与振动控制、声学技术、主动控制 近三年主讲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汽车振动与噪声》等 |
近三年教学科研代表成果(限10项) |
1.中国科学院优秀百人 2.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3.全国声学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声学标准技术委员会基础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4.第26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主旨报告:Noise Transmission and Absorption of Lightweight Structures: An overview and Experience. 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BL脉动压力的阵列声源合成及诱发的结构噪声控制 6.主编三部英文专著:VIBRO-ACOUSTICS, Vol. I-III,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7.参编国家标准:GB/T 16296.1-2018 《声学 测听方法,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 |
(3)专业骨干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主讲课程 |
研究方向 |
1 |
刘碧龙 |
男 |
1970.02 |
教授 |
无 |
汽车振动与噪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噪声与振动控制 |
2 |
张西龙 |
男 |
1989.02 |
副教授 |
无 |
汽车试验技术、热工基础及发动机原理 |
强化传热传质 |
3 |
尹浩 |
男 |
1977.11 |
讲师 |
无 |
汽车理论、发动机构造 |
汽车振动及智能悬架 |
4 |
郭世永 |
男 |
1963.02 |
教授 |
无 |
专业汽车结构设计、汽车设计 |
三维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5 |
林荣会 |
男 |
1963.08 |
教授 |
无 |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 |
汽车材料及加工 |
6 |
柳江 |
男 |
1976.07 |
教授 |
无 |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 |
汽车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
7 |
王吉忠 |
男 |
1961.09 |
教授 |
无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汽车动力学 |
8 |
李淑玉 |
女 |
1966.01 |
教授 |
无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汽车设计 |
9 |
张丽霞 |
女 |
1978.07 |
副教授 |
无 |
机械振动、车辆工程导论 |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
10 |
邹旭东 |
男 |
1976.11 |
副教授 |
无 |
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
车辆现代测试技术 |
11 |
刘尊民 |
男 |
1980.11 |
副教授 |
无 |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
工业过程控制、智能交通技术 |
12 |
张广明 |
男 |
1989.07 |
副教授 |
无 |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 |
微纳尺度3D打印工艺及装备研发 |
13 |
韩旭东 |
男 |
1962.12 |
副教授 |
无 |
机械设计基础 |
汽车服务工程 |
14 |
刘文光 |
男 |
1979.08 |
副教授 |
无 |
汽车理论 |
汽车机电一体化 |
15 |
修玉峰 |
男 |
1965.09 |
副教授 |
无 |
汽车制造工艺学 |
农机车辆 |
16 |
李宝刚 |
男 |
1990.01 |
副教授 |
无 |
发动机构造 |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
17 |
王新刚 |
男 |
1979.05 |
讲师 |
无 |
电动汽车基础 |
光学传感器 |
18 |
周扬民 |
男 |
1975.05 |
讲师 |
无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汽车振动与噪声 |
19 |
刘敏杰 |
女 |
1973.10 |
讲师 |
无 |
发动机构造 |
发动机结构设计 |
20 |
赵健 |
男 |
1968.03 |
讲师 |
无 |
互相性与技术测量 |
矿山机械 |
21 |
王冬梅 |
女 |
1981.01 |
讲师 |
无 |
汽车构造 |
汽车服务工程 |
22 |
殷逸冰 |
男 |
1992.11 |
讲师 |
无 |
工程项目管理、发动机原理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4)教师学生风采或学生活动(附照片,限5项)

图1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平台

图2 车辆工程专业科研教学平台

图3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和“巴哈”(越野)车队

图4 产学研基地

图5 交叉学科研究院与国际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