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师生共上一堂沉浸式“海上思政课”

4月19日,在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来临之际,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党员、青马学员代表近20人赴青岛海军博物馆开展“向海图强七十六载挺膺担当青春使命”现场教学,共上一堂沉浸式“海上思政课”。通过实地参观、情景实践与青春互动,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活动中,师生们依次参观了海军博物馆的四大主题展馆,通过4000余件文物、千余幅历史图片及多媒体影像,沉浸式回顾人民海军从白马庙初创到逐梦深蓝的壮阔征程。在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曾使用的望远镜前,学生们驻足良久;南海维权斗争展区内,3D动态沙盘再现永暑礁建设历程,生动诠释“寸海不让”的坚定信念。“从木船打钢舰的奇迹到航母劈波斩浪,每一件展品都是奋斗的见证。”研究生党员李菲表示。

“这里每一寸钢板都曾直面风浪,就像新时代青年,要在挑战中锻造担当的筋骨。”在济南舰的甲板上,学院团委书记胡彤以舰体为“黑板”,结合舰载装备和历史事件,现场讲授题为《向海图强中的青春坐标》微党课,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忠诚”。青马学员于航触摸着舱内仪器:“在狭小战位上体验官兵的坚守,才真正懂得‘负重前行’的意义。”这堂“带着咸味”的微党课,让抽象的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活动创新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站上甲板定格青春”“一封写给海军的信”“用外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海军故事”等活动,师生共同录制“青春誓言”视频,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最强音播撒向祖国的广阔海洋。

活动当天,恰逢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采风,镜头前,研2401班唐东鹏激动地表示:“这次参观让我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国家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国防海军力量的愈发强大。今后我将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干力量,为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海上思政课”通过“历史浸润+实景教学+青春实践”的模式,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实践,更构筑了立体化理想信念锻造熔炉。未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着力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与生命力,让“大思政课”真正实现从“坐而论道”到“知行合一”的育人质变。(撰稿:胡彤;审核:王粲)

TOP